客车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上穿行。
导游在一边介绍着沿途只不过略略一瞥的景观:奇峰、怪石、野泉、深涧坐旁边的曦忽然抓着我的手:快看!河上有人在打鱼!曦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,山坳里的东西她无一不感觉新奇。
看着那葱翠的山岭,我不禁想起那条山里的路。
我十岁时,便跟着姥爷到山里去狩猎。当大家躲在树丛中等候猎物时,我便环视周围高大的树林。一棵棵高大茂密的树,说不上名,也说不出美在哪儿,当时我只不过纯粹地感觉美,感到这片树林非常亲切罢了。我可以陶醉在泥土清爽的香气里,也能上树,在参天大树的躯干上一呆就是一整天。总之,春季的气息一直在森林里荡漾,而我,是大山的追随者。
我有一年没回家乡了。山上的大树还茂密吗?路旁的河流还清澈吗?
这类年,我去了不少城市,见到了不少人,历程了不少事。然而,城市熄灭的时候,我一直会想起那连接山里山外的路,路旁的河,河上游的山,山里的亲情。这才是最好看的的春季。
智学网专稿未经允许不能转载
这是我看到的山里的景观:狭窄的两车道公路,两侧的水泥护栏外,一片片绿茵簇拥着星星点点的小树。有的许的菜鸟花、小黄花,叫不出名字来,却在这和煦的太阳下自信绽放笑脸。公路沿河而建,若鸟瞰去,如一绿一灰两条丝带相互呼应,甚是动人。
大惊小怪。虽然话这么说,我却不由自主的望向窗外:初春的乡村,都是这么一番如画的景致呢!也难怪有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之说了。春季,到哪都能舒展自己纤柔的生机。
也是像目前如此葱茏的绿色,那条两山之间的溪流,蜿蜒盘旋地流向山外,那时,我住在山外,常和父母沿着这条路回乡下去看姥爷。
河岸的一处石滩,曾是我年少时娱乐嬉戏的去处。那时天高云淡,乡下几个伙伴聚集起来,便是一队小小捞鱼人。大家一般会选一名眼力好的指挥官站在高处往下探寻鱼,别的人等命令一下,立刻围住那条可怜的鱼,用捞鱼用的网惊慌失措地捞起它。大家还在水里打水仗,个个光着膀子在水里游着,活像一条条矫健的鱼。
在我的心里,那才是春季应有些样子吧。
初中一年级:吴可奕